【聲明】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

保護兒童|父母惡言「生嚿叉燒好過生你」成孩子內傷 貶低自我價值 長大易自卑抑鬱

發佈時間: 2021/11/08

父母管教子女難免有「激心」時候,但口出惡言「教育」,恐造成不可磨滅的「內傷」。臨床心理學家劉雪慧指,語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,不論親子關係好懷,父母說話對子女均是「別具分量」。尤其在成長期中,兒童的「我是誰」、「我的價值」等自我價值觀念建立,都是基於日常言語交流,父母的惡言恐令孩子形成極度負面的自我價值。她舉例指「惡言」與責罵主要分別,在於「惡言」多涉及侮辱和威嚇。
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de67c74d-5c19-4305-a7f4-bb0329645fc0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10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5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7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8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  • {{hket:inline-image name="6.jpg"}}{{/hket:inline-image}}

常見父母「言語虐待」事例:

  •  「你讀唔成書,注定成世做乞兒!」
  •  「生嚿叉燒好過生你!」
  •  「人哋個仔咁醒,你都係無用㗎喇!」
  •  「你走啦!我唔要你呀!你咪再返嚟屋企呀!」
  •  「教極你都唔識,蠢過隻豬!」
  •  「我叫你做咩就做咩,如果唔係我就送你去孤兒院」

劉指,兒童成長時因心理仍在發展中,很易「照單全收」,因父母惡言相向而感自己「好無用」:「實際上不少抑鬱症、焦慮症病人都有反映,兒時家人常說極度侮辱或極具威嚇說話,令他們經常感到自卑不安,一方面自己也不愛自己,一方面又渴求別人重視,卻同時矛盾地深信不會被人喜愛。」劉指,相關矛盾和負面的自我評估形同精神折磨,更可能導致人產生自殺念頭。

劉並表示,照顧子女雖然「勞心勞力」,但家長應把持自身,怎樣都不應合理化「任何形式的虐待」,建議家長多學習兒童心理成長特質,提升管教效能,及檢視自己對孩子期望和要求是否合情合理,並提醒自己說話要盡量溫和及「慢慢講」,若動怒先深呼吸或處理好情緒後,才再管教子女,切忌遷怒於人。

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指,言語虐待在港十分普遍,不少人忽視惡言對小朋友的傷害,冀家長和照顧者學習正向溝通:「我們在本月中亦會舉辦活動,教導家長如何正向管教小朋友。」

世界兒童日講「正」啲活動:

  揭幕禮 畫出我心「晴」作品展覽
日期 20/11 20/11~28/11
時間 2pm至3pm
地點 圓方商場1樓水區(ZARA對出)

 

智樂遊樂車 , 疫情下助兒童保持身心健康 , 詳情即睇【下一頁

 

撰文:脫芷晴
責任編輯:陳浩義